伤人先伤己,美国关税先伤害到美国卖家
一位经营小本生意的美国女孩在TikTok上抱怨,她的所有产品都从中国进口,现在因为关税,大约3000美元的布料无法进口。她既不能弃货,也拿不出更多钱来缴税。

一家美国公司Wyze表示:一批从中国进口的货物,货值16.72万美元,却需要支付高达25.50万美元的关税,关税金额甚至比采购价高出一半多。此外,还有579美元的“其他费用”。

T86免税政策取消后,许多美国企业面临高额关税的困境。
美国鞋类分销商和零售商协会曾致信特朗普,请求将鞋类产品排除在对等关税范围之外。信中提到,许多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平价鞋履的公司,既无力承担高额关税,也无法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如果对等关税持续下去,这些公司可能面临倒闭。

包括耐克、阿迪达斯、斯凯奇等在内的76家知名鞋类品牌也签署了这封致信。协会表示,在特朗普宣布全面征收关税之前,美国童鞋等产品已经面临高额关税。现在,加上对等关税,美国鞋类公司预计将支付150%-200%的关税。这导致许多订单被搁置,美国消费者的鞋类库存可能很快就会用完。
另一家年营收约500万元的美国品牌Prime Stella的创始人也表示,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严重,人工成本高,且缺乏配套的供应链。因此,Prime Stella的产品一直依赖从中国进口。现在,由于特朗普加征高额关税,Prime Stella可能面临倒闭。
对于美国中小企业来说,高额关税可能直接导致倒闭危机。而对于大企业来说,短期内需要承担高额关税,长期则需要转移供应链。
跨境电商巨头Temu在T86政策取消前暂停了中国直邮供货,目前网站上显示从中国发货的商品已标记为缺货。与此同时,Shein和Temu大幅削减了在美国市场的广告支出,转而向欧洲、拉美等地区投放大量广告。这导致原本应在美国市场形成的增量转移到了其他市场。
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中美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高额关税都在扰乱其现有业务,迫使它们做出调整。最直接的影响是企业将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更深层的影响则是贸易脱钩,但这显然不是双方期望的结果。对企业而言,虽然可以预计到负面影响,但没有人能准确预测这场风暴究竟会持续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