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邮政USPS裁员风波或引发“罢工潮”,跨境卖家需警惕物流冲击
2025年,美国经济形势变得复杂,特朗普的“效率改革”和关税政策让企业面临巨大压力。为了“降本增效”,许多公司纷纷裁员,从科技巨头到零售业,从金融业到物流业,都未能幸免。据不完全统计,仅3月就有近100家美国公司宣布裁员计划。
美国邮政(USPS)也加入了裁员行列。2024财年,USPS营收795亿美元,同比增长1.7%,但净亏损扩大至95亿美元,人力成本大幅增长,占比超70%。为缓解成本压力,USPS宣布裁减1万名员工(占总数约63.5万名员工的1.5%),并关闭6000个邮局网点,同时推进削弱全民邮政服务义务和私有化改革。这一计划由美国政府效率部推动,却引发了美国邮政工会(NALC)的强烈反对。
NALC认为,私有化改革与USPS的公共服务义务和独立性存在冲突,可能影响数十万就业岗位。他们以“Hell no!”为口号,呼吁全美邮政员工于3月23日展开“集会”行动。虽然未直接提及“罢工”,但行动规模庞大,覆盖全美各州核心枢纽,如华盛顿、纽约、加州、芝加哥等。一旦行动持续,将冲击全美物流效率,导致货物积压,引发“延误滚雪球”效应。USPS每天处理和递送超过4.3亿件邮件和包裹,2024年第三季度包裹数量还增加了4600万件,同比增长2.7%。若私有化改革推进,USPS可能效仿FedEx上调运费,邮政联盟快速通关特权也可能削弱,跨境卖家物流成本将上涨,包裹滞留海关时间可能延长,影响消费者购物体验。
截至3月24日,华盛顿、墨尔本等多地“集会行动”已爆发。跨境中小卖家需多加关注货物运输情况,及时调整发货计划,以减少行动带来的影响。同时,物流费用可能迎来新一轮涨价潮。继3月集体宣涨后,马士基、赫伯罗特等船司近期再度披露4月的涨价函。马士基自3月31日起上调远东至地中海的FAK费率;赫伯罗特自4月1日起上调亚洲到南美洲西海岸等航线的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达飞自4月1日起针对远东至西非航线的货物征收旺季附加费;MSC在4月1至14日调整20英尺和40英尺集装箱运价。
此次涨价潮受红海局势、关税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也可能是船司对市场需求的试探性反击,试图通过削减运力并涨价为下半年旺季造势。但当前市场供需失衡仍是核心矛盾,上海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显示,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已连续十周下跌,多条航线呈下滑趋势。尽管船司集体宣涨,但4月运价实际调整情况仍不确定。2025年的跨境物流战场,将是经济政策、地缘冲突与市场规律的多重角力。卖家需找到成本控制、时效保障与风险分散的平衡,才能在出海之路上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