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出K签证吸引外国科技人才 美H-1B费用飙升成推手
北京,2025年9月29日(路透社)——中国将于本周启动一项针对外国科技人才的新签证计划,这一举措被视为北京在与华盛顿地缘政治竞争中增强实力的关键一步。与此同时,美国新推出的H-1B签证政策大幅提高费用,促使潜在申请者纷纷寻找替代方案。
这项名为K签证的计划将于10月1日起正式生效,专门针对年轻外国科技人才,特别是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毕业生。它允许申请人无需预先获得工作邀请或雇主担保,即可进入中国从事研究、学习、创业或相关活动。这与传统签证要求形成鲜明对比,有助于简化流程、降低门槛。
中国虽然拥有充足的本土工程师资源,但推出K签证是北京“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展示对外国投资和人才的开放态度。面对美国关税引发的贸易紧张局势,以及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这一政策有助于提振国际形象,并促进科技领域的全球合作与交流。相关官员表示:“中国的发展需要全球人才的参与,也为他们提供广阔机会。”
K签证的灵活性可能惠及大城市及新兴科技园区,例如省级科技园、生物技术集群或AI初创企业。此前,这些地区因入境手续繁琐,难以吸引海外人才。结合其他激励措施,如购房补贴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约70.22万美元)的签约奖金,中国正积极吸引海外华人STEM人才回流,尤其是在华盛顿加强对中国联系审查的背景下。
与此同时,美国特朗普政府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对H-1B签证新增每年10万美元的费用,这一政策于9月21日起生效,仅适用于新申请,不影响现有持有人。该签证主要用于科技公司招聘高技能外国工人,每年名额仅8.5万个,受彩票抽签限制。新费用可能进一步阻碍首次申请者,亚马逊、微软和Meta等巨头已获数千H-1B批准,但高额成本将加重企业负担。白宫澄清,该费用旨在优先高薪、高技能人才,并提升美国工人就业机会。
移民专家指出,K签证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免除雇主担保要求,这正是H-1B的痛点之一。印度和中国是H-1B主要受益国,印度占71%,中国占11.7%。随着全球科技人才竞争加剧,中国此举不仅回应美国政策,还与其他国家如德国和韩国争夺“头脑”资源。
不过,挑战依然存在:中国企业多使用汉语,可能影响非母语者的融入;地缘政治因素如中印紧张,也可能限制部分申请者。此外,北京不提供外国人的公民身份路径,这或将影响长期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