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长访华行程取消
10月24日,路透社柏林报道,德国外交部长约翰·瓦德普尔(Johann Wadephul)原定于本周日(10月26日)对中国进行的访问行程已被取消,外交部发言人周五在例行记者会上确认了这一消息。“我们将把行程推迟到稍后时间,”发言人表示,并补充称德国对稀土出口限制问题感到担忧。
此次访问原本是瓦德普尔作为德国新保守派政府(今年5月上台)首名部长访华,旨在讨论双边合作,同时敦促中国放松稀土和半导体出口管制,并利用其对俄罗斯的影响推动乌克兰和平谈判。然而,北京方面仅确认了一次相关会晤,导致行程安排困难,最终决定推迟。新日期尚未公布。
稀土出口限制是此次取消的直接导火索。中国主导全球稀土供应(超过90%),今年4月起逐步收紧管制,10月9日进一步扩大范围,新增五种稀土元素(如钬、铒、铥、铕和镱),并针对半导体和国防用户加强审查。新规将于12月1日起全面生效,禁止军用出口,并要求其他产品获得特别许可。这已引发欧洲汽车和科技行业恐慌:德国汽车协会(VDA)警告供应短缺可能导致工厂停工,德国财政部长拉尔斯·克林贝尔也批评此举加剧全球紧张局势。
德国汽车业高度依赖中国稀土,用于电动车电机和电池。9月中国稀土磁铁出口量虽降6.1%,但德国仍是主要目的地之一。欧盟国家正讨论反胁迫工具,考虑针对中国货物和服务实施报复,以维护产业安全。
此次事件凸显中德经贸摩擦升级:德国希望通过对话缓解依赖,但北京的管制被视为贸易武器化。推迟访华可能冷却双边关系,但也为德国争取时间多元化供应链。未来,欧盟如何应对,将影响全球科技和绿色转型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