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境卖家又遭抵制,美国大卖搞事,该怎么办?
2024年,中国卖家在亚马逊平台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年卖家数量占比首次超过50%,第四季度商品销量占比更是达到了62%。然而,随着中国卖家的崛起,美国本土卖家的市场份额却有所下降,这让部分美国卖家感到了危机。
最近,一些美国本土的亚马逊大卖家发现,他们的产品在畅销榜单上的排名不断下滑,而那些超过他们的卖家大多是来自中国的,且这些中国卖家的产品价格普遍较低。于是,这些美国卖家认为中国卖家“扰乱了市场秩序”,并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联盟,声称要“抵制”中国卖家。
为什么美国卖家会抵制中国卖家?
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 税收和监管不同
中国卖家可以享受800美元关税豁免政策,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商品。而美国卖家则需要缴纳高额的税费和其他运营成本,这让他们在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此外,部分中国卖家还被指没有购买平台要求的责任保险,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2. 供应链和价格优势
中国卖家依托国内强大的制造业集群,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商品。例如,一些美国卖家发现,中国卖家的产品售价甚至低于他们的成本价,这导致美国卖家的产品排名下滑。虽然美国卖家也依赖中国的供应链,但他们缺乏议价能力,无法像中国卖家那样整合资源。
3. 竞争手段争议
部分美国卖家还反映,他们的产品被大量虚假差评攻击,导致排名下滑。他们还指责一些中国卖家利用平台规则漏洞,恶意投诉竞争对手,导致对方商品下架。
美国卖家的应对措施
为了应对中国卖家的竞争,这个美国卖家联盟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五项改革建议,希望得到支持。这些建议包括:
- 取消800美元免税政策,防止中国卖家通过“蚂蚁搬家”式的方式避税。
- 要求中国卖家注册美国公司实体并缴纳所得税,以消除离岸竞争优势。
- 强制中国卖家提供责任保险,使其与美国卖家的保险成本持平。
- 公示卖家信息(包括国籍和商品关税),减少消费者的认知偏差。
- 设立90天“审查期”,让政府核查产品是否侵犯专利。
如果这些提案被采纳,中国卖家的运营成本将大幅增加,价格优势可能会被削弱。
中国卖家如何应对?
尽管面临挑战,但中国卖家也有自己的优势。中国拥有丰富且充满潜力的产业带资源。在关税成本上升和行业审查力度加强的背景下,中国卖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 继续发挥供应链优势: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抓住新趋势:关注市场动态,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 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从“卖货思维”转向“用户资产运营”,通过品牌建设和用户运营,提高用户忠诚度和品牌价值。
总之,面对美国卖家的抵制,中国卖家需要保持冷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