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早盘暴跌后收窄损失:美中贸易战再起,投资者重新评估风险
周一(10月13日),中国股市经历过山车行情:早盘因美中贸易战升级而大幅抛售,但随后震荡中逐步收窄损失。沪深指数早间跌幅一度超2%,尾盘仅收跌0.5%-1%,投资者在获利了结后冷静评估新关税冲击的影响。分析师认为,此轮下行空间有限,远不如4月全球贸易战开打时的恐慌卖盘。
市场数据快览
根据实时交易数据,以下是主要指数表现(截至北京时段收盘,同比上周五):
| 指数 | 日内收盘点位 | 日跌幅 | 备注 |
|---|---|---|---|
| 沪深300 | 约4100点 | -0.8% | 早盘跌2.1%,科技股领跌 |
| 上证综指 | 约3200点 | -0.5% | 波动率指数VHSI一度飙30% |
| 恒生指数 | 约19500点 | -1.2% | 连续第六天下跌,贸易敏感股重挫 |
(数据来源:路透社 & Bloomberg实时报价)
事件背景与反应
- 贸易战导火索:上周五,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发帖威胁从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叠加现有税率),以报复中国扩大稀土出口管制。这导致美股周五蒸发2万亿美元市值,纳斯达克跌3.6%。 周末特朗普表态“开放谈判”,加上潜在的特朗普-习近平APEC峰会(10月31日韩国),市场恐慌稍缓。
- 中国回应:外交部指责美方“双重标准”,强调稀土管制“合法”,并警告将反制关税。
- 股市波动:早盘获利了结主导(今年中国股已涨超20%),但下午资金回流,科技和出口股反弹。波动率指数VHSI一度飙至4月高点。
分析师观点
- 下行有限:基金经理认为,此次不像4月“全面开战”那么剧烈,中国已多元化出口(非美市场占比超60%),北京可能出台刺激政策缓冲。长江证券等机构视作“买入机会”,目标看沪指年底3300点。
- 风险点:若关税落地,将打击中小企业就业和通缩;稀土管制或推高全球科技成本。
这意味着什么?
- 短期:市场震荡加剧,但反弹信号显现,关注周二开盘。
- 长期:贸易战或逆转中国股牛市,但谈判空间大,投资者转向防御股(如消费)。
- 全球联动:美股科技板块承压,英镑等风险货币反弹。
中国股市的“V型”收窄如一剂定心丸,显示投资者韧性。但美中摩擦“一波三折”,峰会成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