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充电宝1亿召回:卖家出海路质量危机

Anker再次召回48.1万台充电宝,涉及型号A1647、A1652、A1257、A1681和A1689,总价值高达1.03亿至1.71亿人民币。这一波召回因锂电池过热问题引发33起火灾和爆炸事故,造成4人轻伤和一起重大财产损失。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紧急发布警告,要求消费者立即停止使用,并在Anker官网验证序列号,注册退款或礼品卡处理。电池回收也需谨慎,避免丢入普通垃圾或回收箱。

召回背景:接连“翻车”暴露供应链隐患

这不是Anker今年的第一次“翻车”。6月,因安普瑞斯(无锡)电芯原材料缺陷,Anker已在全球范围召回数百万件产品:美国115.8万台A1263(销售额3126万美元),中国71.3万台(A1642等7款,单价149-229元),日本22万台创下当地最大规模纪录。

9月的这次召回中,A1647和A1652与6月重复,凸显供应链问题的顽固性。这些产品自2023年8月至2025年6月,以30-50美元价格通过亚马逊、eBay、沃尔玛、TikTok、百思买和Target等渠道销售,如今却集体“下架”。

最新动态:X热议全球警铃

截至2025年9月23日上午9:21 EDT,事件持续发酵。X平台上,提到亚马逊大撤架,消防局提醒查验481,000台隐患产品。美国媒体如FOX和CNET跟进报道,指出这是Anker年内第二次全球召回,起因于单一供应商电池缺陷。网友@nyuubaeks分享换新体验,@bryanrbeal则担忧其他型号风险,全球消费者信任动摇。

行业观察:质量是出海关键

Anker的遭遇并非个案。今年国内充电宝行业“巨震”后,小米、倍思等品牌仍在“疗伤”。数据表明,CPSC每年处理上千起电子产品召回,90%与电池隐患相关。中国卖家虽占跨境电商半壁江山,但常忽视本地化测试和UL认证,依赖“低价”策略易导致召回风险。Anker虽升级质量协议,却未能阻止危机,凸显供应链把关不足。出海路,拼的不仅是价格,更是“安心”。

最后

Anker的1亿召回像一面镜子,照出中国卖家出海的软肋。消费者可趁机换新,但卖家需警醒:多投精力于产品质量,少走“速成”捷径。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