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征关税推高美国物价 美联储“褐皮书”显示通胀压力持续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10月15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俗称“褐皮书”)显示,受加征关税影响,从9月初到10月中旬,美国所有12个联储区的物价水平继续上涨。这反映出贸易摩擦对美国经济的持续冲击,引发市场对通胀和增长前景的担忧。

报告主要发现

  • 物价上涨普遍:报告覆盖的12个联储区(从波士顿到旧金山)均报告物价小幅至适度上涨。制造业、零售和服务业是主要受影响领域。
  • 成本驱动因素:进口商品价格因关税上涨而抬高,同时保险、医疗保健和技术服务成本也加速上升,导致整体投入成本增速加快。
  • 企业转嫁成本:一些制造业和零售公司已将更高的进口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导致终端产品价格上涨。例如,电子产品和服装等进口依赖行业首当其冲。
  • 整体经济活动:尽管增长温和,就业稳定,但贸易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投资和招聘的谨慎态度。报告提到“关税焦虑”频现,部分地区企业报告供应链中断风险上升。

这份“褐皮书”基于联储银行对企业和经济专家的访谈,发布时间正值美中贸易摩擦升级之际,包括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和美国港口费措施,进一步放大关税效应。

关税影响背景

加征关税是特朗普政府重启贸易战的核心工具:

  • 近期举措:10月早些时候,美国对部分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额外关税,总税率达25%-100%,针对电子、钢铁和稀土相关产品。中国则以对等措施回应,包括扩大稀土管制。
  • 通胀传导:关税直接推高进口成本,据估计,2025年美国进口关税总负担将达5000亿美元以上,导致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0.5%-1%。制造业企业报告,原材料价格已涨10%-15%。
  • 企业反馈:报告中,多家企业表示“无法完全吸收成本,只能提价”,零售商如沃尔玛已调整部分商品定价。服务行业虽受影响较小,但保险费和医疗费用上涨加剧家庭负担。

这一轮关税战延续了2018-2019年的模式,当时类似措施导致美国通胀短期跳升,但也拖累经济增长。

美联储政策展望

  • 通胀压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0月14日讲话中承认,关税可能带来“临时性”通胀,但若持续,将挑战2%的长期目标。当前核心PCE通胀率为2.6%,高于预期。
  • 降息路径:尽管物价上涨,联储仍计划10月底降息25个基点,以平衡就业风险。但“褐皮书”显示的不确定性可能推迟进一步宽松。
  • 政府关门叠加:当前美国部分政府关门已中断经济数据发布,进一步模糊联储决策,加剧市场波动。

更广泛影响与展望

  • 对消费者:物价上涨可能侵蚀美国家庭购买力,尤其低收入群体。预计圣诞购物季零售价格将涨5%-8%。
  • 全球波及:作为最大进口国,美国关税抬高全球供应链成本,中国出口商面临订单减少。欧洲和亚洲市场已出现连锁反应,如欧元走强、日元避险需求上升。
  • 经济风险:若贸易战升级,2025年美国GDP增长可能下修至1.5%-2%,通胀风险偏向上行。企业呼吁通过谈判化解,但特朗普政府立场强硬。

美联储“褐皮书”凸显关税政策的双刃剑效应:短期刺激本土制造业,但长期加剧通胀和不确定性。

白小菌
白小菌

嗨,我是白小菌,一个热爱学习并分享的博主。喜欢把复杂内容拆解成简单易懂的步骤,与大家一起学习成长。 在这里,你会看到我分享的外贸,跨境电商,Wordpress建站,SEO、有用的工具技巧等。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想法,可以在博客任意文章下方留言。如果有更复杂的需求,也可以选择付费咨询,我会尽我所能帮你解决问题。

文章: 458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