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轮首航北极航线抵达英国,欧盟运送时间减半

2025年10月14日,北京(路透社)——一艘中国集装箱货轮通过北极航线首次抵达英国港口,搭载的电动汽车和太阳能板运往欧洲的时间比传统路线缩短了一半。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报道称,此次航行标志着中欧贸易新通道的开通。

航行详情

这艘名为“伊斯坦布尔桥”号的货轮从中国舟山港出发,载有约4000个集装箱,主要货物包括电动汽车和太阳能板。原计划18天的行程因挪威海岸风暴延误两天,最终用时20天,于10月13日晚抵达英国最大集装箱港费利克斯托港。

接下来,它还将停靠德国、波兰和荷兰等港口。此次航线全长约7500海里,穿越俄罗斯专属经济区的北方海路(NSR),远短于经苏伊士运河或好望角的传统路线(约1.1万海里,用时40至50天)。货轮平均时速达17节,穿越北极段仅用5天,由破冰船护航。

背景与意义

随着气候变暖,北极冰层融化使北方海路全年可通航,中国正加强与俄罗斯的北极合作,推动这条“第三条贸易通道”(除海运和中欧班列外)。这不仅缩短运距、降低成本,还减少碳排放,有助于中国出口欧洲的绿色产品。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9月对欧出口增长14%,而对美出口下降27%。此次首航由中国控制的航运公司Sea Legend运营,被视为全球航运新篇章,但也引发地缘政治关注,因航线位于中俄安全区内。

潜在影响

  • 经济益处:缩短时间可降低物流成本5%至10%,提升中欧贸易效率,尤其对时效敏感的电子和新能源产品。
  • 环境考量:虽航程短减少燃料消耗,但环保组织警告,使用重油可能增加黑碳排放,对北极生态不利。
  • 未来展望:多家航运公司正测试类似路线,若成功,或重塑全球供应链。目前,至少三艘其他货轮同期活跃于此航线。

此次首航证明北极航道的商业可行性,但需平衡环境与地缘风险。

白小菌
白小菌

嗨,我是白小菌,一个热爱学习并分享的博主。喜欢把复杂内容拆解成简单易懂的步骤,与大家一起学习成长。 在这里,你会看到我分享的外贸,跨境电商,Wordpress建站,SEO、有用的工具技巧等。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想法,可以在博客任意文章下方留言。如果有更复杂的需求,也可以选择付费咨询,我会尽我所能帮你解决问题。

文章: 458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