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股市波动加剧,大宗商品回调,日元备受关注
2025年10月10日(路透社)——周五,亚洲股市在不稳基础上勉强收尾,周四华尔街的跌势延续至早盘交易,而大宗商品市场在近期强劲上涨后出现喘息。区域市场整体有望实现十年来的最佳年度表现,大幅领先美国股市,主要得益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和关税组合拳,刺激了区域内订单激增,以满足AI相关技术硬件的强劲需求。
市场表现
概览亚洲主要股指在早盘波动中多数下跌,延续了美国三大股指(道指跌0.28%、标普500跌0.38%、纳斯达克跌0.67%)的疲软势头。尽管如此,MSCI亚洲太平洋指数(不含日本)本周涨幅仍达2.7%,年内累计上涨约23%,远超标普500的15%涨幅。
| 指数 | 最新表现(10月10日早盘) | 周涨幅 | 年内涨幅 |
|---|---|---|---|
| 日经225 | 跌0.81% | +1.2% | +28% |
| 沪深300 | 涨0.5%(10月9日收盘) | +2.1% | +19% |
| 恒生指数 | 跌0.3% | +1.8% | +22% |
| ASX 200 | 跌0.2% | +0.8% | +12% |
| 韩国KOSPI | 跌0.4% | +1.5% | +18% |
背景与驱动因素
- 华尔街影响:美国股市周四回落,科技股领跌,引发全球投资者获利了结。亚洲市场开盘承压,但AI硬件需求(如芯片和服务器)支撑了科技板块反弹。
- 特朗普政策效应:特朗普的关税壁垒和财政刺激(如基础设施投资)推动美国需求转向亚洲供应链。区域出口订单激增,特别是半导体和AI设备,受益于OpenAI与AMD的合作等事件。中国和台湾的科技股(如台积电)年内涨幅超30%。
- 大宗商品回调:金价在突破4000美元/盎司后回落1.6%至3973美元,受美元走强和风险偏好回升影响。原油(布伦特)持平于69美元/桶,OPEC+增产决定抑制涨幅。铜和铝等工业金属微涨0.5%,但整体“喘息”后市不确定。
- 日元焦点:美元兑日元跌0.1%至152.96,创2月来日元最强水平。新任自民党领袖高市早苗强调央行政策须与政府目标一致,市场预期日本10月30日加息概率升至60%。日元作为避险资产走强,拖累出口股(如丰田跌1.2%)。
关键细节
- 债券与利率: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4.1384%,美联储10月29日降息25基点的概率达94.1%。日本批发价格指数9月涨2.7%,强化加息预期。
- 中国因素:沪指9月9日涨1.32%至3934点,房地产宽松政策提振地产股,但制造业PMI显示收缩压力。香港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25%,受益AI热潮。
- 区域亮点:韩国Kospi受三星和SK海力士OpenAI合作推动,年内创纪录高点;澳洲ASX受矿业股支撑,但商品回调施压。
这一波动反映了亚洲市场在全球不确定性中的韧性,但投资者需警惕美联储和央行政策分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