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低值免税取消后,海关处理近2400万件征税包裹

10月22日,美国正式取消了对800美元以下进口包裹的免税政策(de minimis豁免),这项变化从8月29日起生效。此后,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已处理近2400万件原本可免关税的包裹。这些包裹现在需缴税、申报并接受检查,导致物流延误和成本上升。

政策变化一览

  • 背景:过去,价值800美元以下的包裹可免关税、快速通关。2024年,此类免税包裹达13.6亿件,每天约400万件,主要来自中国电商如Shein和Temu。
  • 实施时间:5月2日起,中国和香港包裹率先取消豁免;8月29日扩展至全球所有国家。
  • 原因:官方称此举打击芬太尼走私、假货泛滥,并保护本土制造业。白宫估计,这可为美国带来数十亿美元关税收入。

即时影响:包裹积压与延误

  • CBP数据显示,新政后邮政包裹寄往美国总量单日暴跌81%,全球邮政网络一度“近乎停滞”。
  • 许多包裹从“几天到货”变成“5-7天延误”,欧洲和亚洲邮政运营商(如德国DHL)甚至暂停部分线路。
  • 快递巨头如UPS和FedEx业务量下滑,利润损失数亿美元,但已转向批量进口模式适应。

消费者与商家“买单”

  • 额外账单:消费者收到关税通知,平均每件包裹多缴10-30%税费(如5美元T恤涨至7美元)。
  • 价格上涨:商家被迫提价20%以上,或转向美国海外仓库存储货物,物流成本增15%。
  • 估算损失:美国民众每年多支出超100亿美元,其中低收入家庭最受打击,年均多花136美元,主要影响服装、玩具和电子产品。

谁在受益?

  • 本土企业:沃尔玛、亚马逊等获公平竞争,预计电商增长率从7.9%降至5%,但本土销量升10%。
  • 海关效率:CBP已征收超4.92亿美元额外关税(仅中国部分),并加强检查,拦截假货率升30%。

短期内,供应链仍需1-2年调整,企业正多元化来源(如越南、印度)。欧盟也考虑类似改革,可能推高全球物流费。长远看,这推动电商更规范、本地化,但消费者“低价时代”或结束。

白小菌
白小菌

嗨,我是白小菌,一个热爱学习并分享的博主。喜欢把复杂内容拆解成简单易懂的步骤,与大家一起学习成长。 在这里,你会看到我分享的外贸,跨境电商,Wordpress建站,SEO、有用的工具技巧等。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想法,可以在博客任意文章下方留言。如果有更复杂的需求,也可以选择付费咨询,我会尽我所能帮你解决问题。

文章: 456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